把“病毒样本”安全转运,他们是疫情防控战场上的“逆行者”
更新时间:2020/2/11 9:13:28 |
疑似新冠病毒标本去哪了?
接触传播,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。到新型冠状病毒全暴露的环境中,转运样本,危险性可想而知。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,严峻的形势考验着大家的决心、意志。 面对疫情,挺身而出,写请战书,到最危险的岗位!这是孙翔、贾允山、王建树、时雪峰作出的选择!这个选择意味着,他们要走进病毒暴露区,为新冠肺炎患者以及疑似患者运送咽拭子、痰液、血清、血浆等标本,近距离与病毒展开“搏斗”。 2月10日早上,标本转运组接到转运样本指令,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转运样本标本。早已穿好防护服的他们,迅速登车,准备与病毒零距离“搏斗”。 15分钟后,标本转运车带着他们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。进入医院后,他们在缓冲区下车等待。王建树和时雪峰进入隔离区,由患者通道进入新型冠状病毒高度污染的疑似患者、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居住的病区开始工作。王建树负责接收病区医务人员所采样品,核对样品数量、样品信息,检查样本是否符合采样要求,查看样本是否按要求密封。在检查的同时,时雪峰拿起笔认真填写样本信息、对样本进行编号,并填写相应的标识和送样单。 这里的气氛很紧张,没有人多说话。按照各项技术规范完成对样本的包装、消杀,完成对周围区域的消杀后,样本最终被转移出隔离区。
这时,在缓冲区外等待的孙翔和贾允山按照操作规程,完成一系列工作:再次对转运人员和样品转运箱进行二次消杀,对污染的防护用具按要求分类处置,将转运箱放到转运车上,对转运车进行消杀。 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,他们4人迅速上车,第一时间将样本转运至市疾控中心检测中心实验室。同时,要要把各种样本信息资料分别送至疫情会商组。至此,一次样本转运完成。“此时,我们才能松口气。但马上要为下一次样本转运做好准备,对防护用品认真检查、核对,保证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。”孙翔说。
一次次、一天天、不分昼夜随时待命。孙翔说,转运接受转运4名队员来自不同的岗位,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贾允山,已经57岁,最小的是时雪峰,只有32岁,因为共同的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”理想,他们4个紧紧团结在一起,相互协助完成这项工作。进入小组工作以来,他们4个人轮流进入隔离区,相互鼓励,顺利完成了每一次样本转运工作,为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把好了重要的一环。 “不害怕是假的,都有家人,都有孩子,病毒不长眼睛,每个人都害怕,但疫情当前,一定得迎难而上!”孙翔说,与密不透风的防护服、被N95口罩的压痕和被消毒液泡得发白的双手相比,他们更担心的是被病毒感染。因为,这项工作确实距离病毒太近了。上岗前,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,每次转运都相互监督,按要求完成每个环节的防护、消杀。 按照工作要求,进入小组工作以来,他们与家庭成员隔离,日夜坚守在岗位,随时待命。“一身防护服,就是一份责任,明知很危险,还要往前冲。疫情当前,我们对自己的选择都不后悔。”孙翔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