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低龄化趋势明显!专家提醒:青年人也要警惕高血压
更新时间:2020/10/9 15:45:15 |
“双节”小长假让广大市民得到了全身心的放松,朋友聚会、喝酒吃肉、熬夜玩游戏……各项娱乐活动在所难免。可是随之而来的还有“就诊小高峰”,据了解,节假日期间前往就诊的患者集中在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等,其中不乏年轻人。 据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,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.45亿人,但高血压知晓率仅为51.6%,高血压患者约一半不知道自己患病,即使在治疗后,血压控制率也仅为16.8%。高血压并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独有,青少年高血压患病人数也居高不下。1991年我国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不足6%,到了2015年已经上升到近13%。主要与超重、肥胖密切相关。” 而青年高血压人群有以下几个特点:一是工作节奏快,生活压力比较大,精神长期紧张;二是家族遗传;三是合并有糖脂代谢异常;四是收缩压正常或者是轻微升高,导致耐压差变小。 因此,国家卫生健康委提醒,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,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。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居民测量血压,发现血压升高,应持续监测。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,血压达标且稳定者,每周自测血压1次;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,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。这样就能把更多的高血压病人发现筛查出来,进行管理和治疗,避免进一步心脑肾并发症的恶化。 那么,平时又该如何预防患上高血压呢?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定期体检,监测血压,特别对于高血压家族史人群,更要加强监测;脑力劳动人群应适度增加体力活动;广大市民还应不吸烟、不酗酒、控制钠盐摄入、增加钾盐食物摄入,少吃快餐、少吃高糖高油脂食物,避免肥胖、控制体重。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饮食起居方面,一定要避免暴饮暴食。此外,外出游玩的节奏要慢,不要快跑,行程安排不要过于紧密,活动量不宜太大,注意休息。此外,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高血压病人应当注意血压波动,避免情绪激动,以免造成血压急性升高,引发脑出血、中风等脑血管意外。
|